發(fā)布時間:2023-2-7 分類: 電商動態(tài)
歷史不會重演,但總會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找到時間來看待它將不可避免地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互聯(lián)網(wǎng),我們的產品和我們的運營。
大約半個月后,我手上讀了這本書《騰訊傳》。吳曉波在過去五年中完成的這本書確實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更全面的騰訊帝國。
騰訊成立于1998年,擁有最初的“無線網(wǎng)絡尋呼系統(tǒng)”,只是在巧合之后,才決定開發(fā)OICQ(即后來的QQ)。有時命運是如此令人驚訝。當時,想要展示拳頭的馬化騰傳呼機現(xiàn)已被歷史淘汰。 “OICQ,試圖提升和維持”,成為他最終建立騰訊帝國的基石。
1998年,騰訊成立;
1999年,OICQ被釋放;
2000年,我收到了IDG和PCG的投資,估計價值550萬美元;
2001年,它收購了MIH投資,估值為6000萬美元,騰訊成為第一家盈利的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
2002年,Q幣誕生了;
2003年,騰訊在線,QQ秀成為革命性的收費產品,推出了QQ游戲平臺;
2004年在香港聯(lián)合交易所上市;
2005年,QQ擊敗了MSN,重新定義了通信“一站式在線生活”;
2006年,Tenpay推出;
2007年,騰訊慈善基金會成立;
2008年,騰訊游戲的第一年,《穿越火線》和《地下城與勇士》實現(xiàn)了騰訊游戲的爆發(fā)性增長;
2009年,《開心農場》上線了;
2010年,第三季度戰(zhàn)爭,騰訊從關閉到開放的轉折點;
2011年,微信發(fā)布,成立了騰訊產業(yè)共贏基金,并發(fā)布了“開放平臺”戰(zhàn)略,該戰(zhàn)略在線上推出;
2012年,提出了“一般娛樂”戰(zhàn)略;
在2013年,它被提議“連接一切”和“互聯(lián)網(wǎng)+”。新想法;
2014年,微中銀行被批準成立私人銀行,推出騰訊李彩彤;
在2015年,我建議將來關注兩件事 - —連接和內容;
2016年,市值超過2,000,000,000,000港元,峰會成為亞洲最具價值的公司
2017年,讓我們拭目以待······
以上是騰訊在過去18年中建立的一些重大事件??纯催@些事情,我們只能感受到這個帝國多年來作為以前戰(zhàn)斗的勝利者所獲得的榮耀和榮耀。但事實上,在每一個重大事件背后,正在經歷的是痛苦的轉變和艱難的選擇。其中,建議讀者試用本書并仔細學習。
今天,作者主要想借用騰訊的成長歷史,談談運營商需要的一些基本品質。畢竟,成功人士總有一些共同的品質。
1.“唯”用戶論
互聯(lián)網(wǎng)的人總是喜歡整天掛著所有的話,“用戶”,“要求”,雖然我聽了自己的吐。但是沒有辦法,這是事實,如果我們惡心,我們將不得不忍受它。這句話實際上僅限于很多人,“已經過了上癮”,但從不練習,或者不知道從哪里開始。
小馬哥一直是“產品經理”,而騰訊確實是BAT三,產品中最好的。雖然產品和操作屬于兩個位置,但對用戶的阻礙確實相似。就像“用戶第一”也是三個操作原則中最重要的一個。
因此,我們實際上可以采取騰訊對產品的態(tài)度,如何從用戶體驗中學習將是“用戶第一”的實戰(zhàn)。
1.1 對產品了如指掌
亨利·福特曾經說過:“成功的秘訣在于把自己的腳放在別人的腳下,然后從別人的角度考慮事情。服務就是這樣一種精神,站在客人的立場,看到整個世界。 ”的
產品即服務,最終用戶對產品“購買”的體驗“。因此,我們必須讓用戶體驗更好。首先,我們必須站在用戶的角度,并體驗體驗產品的經驗。
作為騰訊公認的“郵件狂人”,騰訊的產品迭代是由馬化騰的郵件推動的過程。而馬化騰已經能夠促進整個產品線的快速改進,這不可避免地要求對產品有透徹的了解并深刻理解用戶的需求。
作為一個龐大的互聯(lián)網(wǎng)帝國,它下面有無數(shù)的產品。 Pony能夠知道這么多產品真是令人欽佩。但是當談到他是如何做到的時候,這種方法并不那么特別。
1)像普通用戶一樣,每天使用一種產品。
找到產品的缺點并了解用戶的感受,最簡單的方法是每天使用產品。許多運營商都會感受到產品的體驗。這不是產品經理應該做的嗎?我為什么要操作它?
在這里,我問你一個問題:如果你計劃在線活動,他是否需要通過產品來聯(lián)系用戶?我們需要經歷活動的整個過程嗎?你看看頁面跳轉是否順暢?請仔細閱讀產品上顯示的活動副本?看看是否有任何可能導致用戶誤解的內容?
在作者在公司運營之前,作者的主管要求我們每天至少刷一個他們自己的應用程序和競爭產品的應用程序。看看競爭產品中是否有任何活動,看看我們平臺上的各種業(yè)務的展示和排名是否有任何問題,看看合作商家是否與競爭產品有更密切的合作。
2)經常去各種產品論壇“潛水”,聽到不同的聲音和反饋。
產品經理需要這樣做,并且操作是相同的。別忘了,操作不僅僅是策劃和策劃活動,寫文章。他還的使命是根據(jù)用戶需求和反饋優(yōu)化產品。我們希望保持新的保留并減少損失。
例如,我們接管了一個新的應用程序,需要拉它。顯然,渠道流量非常強勁,應用程序的下載量仍然相當可觀,但最終的注冊轉換率始終在上升。在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不是盲目增加渠道,而是加強推廣,但研究是什么原因導致轉換率如此之低。除了產品本身的體驗之外,如果產品在新活動之前已經在論壇或社交平臺上進行了宣傳,請檢查以下是否有任何用戶反饋;是否存在類似情況或是否有任何提及論壇的改進可借用。
這是兩種非?!坝薮馈钡姆椒?,但效果很好。 “從人群中,畢竟,有必要回到群眾”,以便能夠與用戶交流并知道他們想做什么。
騰訊的“10/100/1000”規(guī)則:產品經理必須每月進行10次用戶調查,關注100個用戶博客,并收集有關1000個用戶體驗的反饋。這同樣適用于我們的運營商。
1.2 把用戶當“白癡”
在文章中,當吳曉波問馬化騰和張小龍“用戶體驗”時,它的行為是什么,張小龍的回答很有意思:“那就是立即成為‘白癡級用戶的速度。 ”他還開玩笑地說:喬布斯可以讓自己在1秒內成為一個“白癡”,白癡,我們當然不如他,但我們必須把自己變成“白癡”。
看到這一段,作者再也不能同意了。無論是之前的B端酒店的運營,還是C端學生和老師的運作。有時,用戶的一些行為和感知實際上是荒謬的嘲笑。我的心臟OS:怎么可能不會發(fā)生這么簡單的事情?我認為這應該是許多運營和產品將經歷的心理旅程。但有時我們不能責怪用戶。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許多功能和設置對于外人來說是完全不可理解的,因此我們必須將用戶視為“白癡”和“無知”。讓我們來看看新浪微博的一個例子,我們知道有時將它視為理所當然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新浪微博曾在PC頁面的登錄頁面上放置一個非常大的按鈕,“單擊一下即可檢索密碼”,這使忘記查找密碼的人更容易。但最終的數(shù)據(jù)顯示,即使他們將按鈕設置得足夠大,它仍然無效。如果您查看用戶的點擊數(shù)據(jù),您會發(fā)現(xiàn)他們在頁面上的點擊行為與想象力完全不同。為了解決這種困惑,新浪去了中關村進行真人調查。
他們在中關村的星巴克找到了一些30歲以下的年輕人??梢院侠淼卣f,中關村+ 30歲以下的年齡組應該自學和理解。然而,當他們注冊并使用新浪微博時,他們發(fā)現(xiàn)在他們到達注冊頁面后,他們在整個頁面上從上到下不超過10次。 —無法注冊,找不到注冊條目。即使是小女孩在注冊過程中直接輸入她的QQ帳號和密碼,也直接點擊登錄...
這個案例很好地反映了這樣一個事實,即我們都是互聯(lián)網(wǎng)從業(yè)者,他們會下意識地認為許多產品和設計都是習慣性的。但對于大多數(shù)普通用戶來說,情況并非如此,因此我們必須讓用戶“和白癡”來制定運營計劃。
1.3 對的不一定能被認同
第三季度戰(zhàn)爭結束后,馬化騰在《給全體員工的郵件》中提到了這樣一句話:
在過去,我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正確的。但是現(xiàn)在,我們必須更多地考慮可以被認可的東西。
事實上,如果根據(jù)我們的運作來解釋這句話,它可以演變成許多含義。
1)我們都理解真相,但在許多情況下,人的自身利益會克服理性。
最典型的是“補貼”。我曾經有一個大規(guī)模的“百分之五折”活動公司:即用戶訂閱產品,用戶只需支付一半的金額,另一半由平臺補貼給商家,但一個月內只能預訂一個月。限制。許多小企業(yè)對這項活動非常滿意,以增加他們的流量。因此,一旦我們的活動減少或活動終止,我們將問我們?yōu)槭裁椿顒硬粫^續(xù)。在活動期間,我們反復詢問用戶被預訂的次數(shù)。
可以合理地說,等價物的交換是正確的,但是免費通常更容易被用戶識別。補貼是一個更極端的例子。這不是一個讓你思考如何補貼用戶的例子。這只是為了表明我們多次認為正確的事情不一定是用戶想要的。
2)我們都明白真相,但人性“七宗罪”經常打敗我們的理智。
就像現(xiàn)在播出的教誨一樣,很少有用戶喜歡觀看,他們總是對美女,狩獵和有趣的談話更感興趣。今日頭條新聞中最受歡迎的內容主要是娛樂八卦。
因此,有時候運營商必須利用人性的弱點來取得突破。在文章《想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產品&運營?這些用戶心理你要懂》中,作者從用戶“愛”和“學習”的兩個心理維度開始分析。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點擊“原始鏈接”的結尾“rdquo;評論。
1.4 用戶圈層
基于“MIND&rdquo”的概念基于用戶細分,騰訊在廣告領域實現(xiàn)了對新浪,搜狐,網(wǎng)易,TOM等門戶網(wǎng)站的反擊。
MIND從影響,互動,導航和差異化四個方向重新定義了互聯(lián)網(wǎng)廣告的傳遞邏輯和評估標準。通過組合用戶數(shù)據(jù),各種用戶被標記有用于搜索和分析的各種營銷工具的相應標簽?;谶@些細分用戶,廣告部門開發(fā)了一種精確定位工具(TTT),可以將每個廣告準確地推送到目標受眾。
這種模式讓騰訊擺脫了過去流量的空虛,但沒有消除廣告的影響和收入。騰訊于2007年提出了MIND概念,2012年,通過推廣“廣泛通信”,騰訊的整體廣告收入首次超過新浪的歷史。
對于運營商而言,通過用戶肖像對用戶進行細分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通常,最基本的需求是了解關鍵用戶,核心用戶,活動用戶,普通用戶和靜默用戶。此外,它可以根據(jù)年齡,性別,地區(qū),個性和收入等維度進行細分。
2.合作共贏
在第三季度的戰(zhàn)爭中,騰訊從封閉到開放,并提出了“開放和分享”的轉型戰(zhàn)略,這是今天的企鵝帝國的結果。
合作互利,互聯(lián)網(wǎng)誕生以來,一直被傳統(tǒng)行業(yè)視為教條?;ヂ?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對于這種合作的好處應該更為重要。
而我們,使用互聯(lián)網(wǎng)作為工具的運營商,自然不能獨自生活并且站著不動。我們日常運營中的幾乎所有合作模式都應基于資源互換。
所謂的資源交換,兩種常見的模式是交通互助,第二種是聯(lián)合活動。
流量互助在微信公眾賬號中更為常見。這兩個公共號碼互相幫助編寫軟文并將它們發(fā)送到自己的平臺上以便相互轉換。
聯(lián)合活動在事件運作中更為常見。通常它是提供材料(主要是橫幅或公共)的提供渠道。提供材料的一方通常是為了宣傳,提供橫幅的一方更多的是給用戶一些好處并提高用戶的粘性。就像Elong和優(yōu)步上海之間的合作一樣,預訂酒店發(fā)送超級優(yōu)惠券是一項聯(lián)合活動。
當然,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合作的目的是為了吸引客戶,那么必須注意合作伙伴的用戶群是高度匹配的。例如,如果K12在線教育平臺與當當網(wǎng)合作,用戶匹配度更高;如果你選擇的產品有很多來自Momo的單曲,效果會更糟。
3.模仿創(chuàng)新
“它一直被模仿,從未創(chuàng)新”;很長一段時間,它一直是騰訊的三大罪惡之一。 (另外兩個罪是:以自己的方式讓別人無路可走,壟斷平臺拒絕開放)。新浪網(wǎng)的創(chuàng)始人王志東甚至公開稱馬化騰為“抄襲王”。馬化騰本人也說:“我不盲目創(chuàng)新。微軟和谷歌正在做別人做過的事情?!弊盥斆鞯姆椒ń^對是學習最好的案例然后超越它。我不爭取第一,它沒有意義。當新產品問世時,它必須是穩(wěn)定的。如果你不想改變它,你應該小心。 ”的
的確,QQ模仿ICQ,WeChat模仿KIK,QQ游戲模仿聯(lián)眾· ·····這么多,太多了。但結果是騰訊最終贏了,這些都被模仿和驚呆了。
騰訊成功的原因正是因為他在模仿的基礎上進行了創(chuàng)新。將其他人的東西放在騰訊獨特的基因上已成為騰訊自己的事情。
這一點也可以作為我們運營的參考。
正如馬化騰所說,“坦率地說,中國目前的互聯(lián)網(wǎng)模式基本上來自國外,并不是太獨特。這是原創(chuàng)的。畢竟,商業(yè)模式很難要求原創(chuàng)性,因為它們有幾種,關鍵是看誰做得好。 ”的
業(yè)務活動依舊。只有少數(shù)類型的活動模式,其中大多數(shù)都不是那種創(chuàng)造性的天才。大多數(shù)運營商難以產生想法,但他們必須攜帶事件規(guī)劃的KPI。在這個時候,從模仿+創(chuàng)新中學習已經成為一個不錯的選擇。既然有些人已經驗證了活動模式的可行性,為什么我們不使用它,或者如果我們改變它,如果沒有,那么它會被加冠?
事實上,活動運作的最后一步是參考競爭產品的活動及其過去活動的分析。從過去的案例中,我們可以采取一些改進,成為一個可行的計劃。
神舟特種車在模仿和創(chuàng)新方面做得非常好。大家都知道發(fā)行出租車券的方式實際上已被我們毀掉了。然而,神舟特種車在過去增添了創(chuàng)造力,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花哨方式。
中國證券特刊票務
在發(fā)行債券時植入人民知識產權的方法可以說是在中國使用老式活動的主要原因:每天超過7萬股,注冊新用戶超過4萬。就像原來的《太子妃升職記》大火一樣,通過“太子張?zhí)鞇鬯湍阋粡執(zhí)貎r機票”,這種副本,直接引爆了當時紅包的裂變分享。
當用戶麻痹紅包分享活動時,神舟汽車創(chuàng)新推出了“優(yōu)惠券之王”活動:用戶有1%的機會贏取優(yōu)惠券,彩票模式和煙花效果。為了滿足用戶的虛榮心,再次激發(fā)了用戶參與分享的興趣。
此外,神舟專車還模仿信用卡的設置“l(fā)dquo;初級卡和二級卡“,推出了家庭賬戶。綁定后的帳戶金額可以在多個帳戶中使用,支付相關活頁夾的票價,并在用戶愿意的情況下作為付款人共享行程。該模式啟動10天后,118萬用戶成功建立了家庭賬戶,累計安全行程為1120萬公里。
踩著巨人的肩膀,或者根據(jù)前輩的經驗,可以幫助我們盡快實現(xiàn)目標。模仿不是可恥的。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在此基礎上進行更適合我們自身情況的創(chuàng)新,以便我們能夠在真正意義上使用它們。
我認為這將是所有運營商的必修課程。
作者:糖澀首爾
資料來源:公開號碼(囈0x1717bYiYi_TANG7980)
« 網(wǎng)站優(yōu)化需要多長時間,優(yōu)化周期有多長? | 百度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報告的價值是多少? »
周一周五 8:30 - 18:00